找到相关内容972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论新世纪的因明创新

    本真”。’少因明的创新也是如此,创新不是全部推佣重建,历史上存在过的东西,总有它的理性,比如陈那三支式中的正反论证,即使在现代逻辑高度发展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其论证的理性。因明的创新只能在原有基础上的...典范,都可以纳人因明体系中来。  又如,在知识论上,佛教历来十分重视直观、直觉的作用,佛家的现量论中有感性直观(如五根现量),又有理性直观(瑜伽现量),既有外感觉,又有内感觉(自证现量),这些都需要...

    姚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4238545.html
  • 我对台湾佛教建筑的两点看法

    与宗教的超越精神相对的,但宗教既然存在于社会之中,它就不得不遵守社会的基本法则,即使这种法则是与其根本精神相悖的。也就是说  ,宗教不得不向世俗社会妥协。妥协的结果之一,就是承认世俗法则在宗教上的理性。这种承认,本意是在外部承认。但既然开了口,也就增加了一条方便之门。  就佛教而论,承认世俗法则的理性,就等于承认它具有了不二法门的性质,成了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走向人间佛教的法门很多,与世俗...

    方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4940159.html
  • 当佛陀遇见上帝——现代神学给予佛学的启示与反思

    ,甚至是拜月教的追随者都可參加进來。”   虽然如此,但普兰丁格对基础主义知识论关于知识“理性”的质疑,却是相当地成功,他提出的“保证”(warrant)作为知识“理性”的观念,曾在美国哲学界...的、完全另位的他者(wholly other),只有在上帝的自我启示(《圣经》)中,才是可知的。所以,他认为科学家和神学家的研究方法和论题是完全不同的。科学基于人类的观察和理性,神学则基于上帝神圣的...

    赵东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1851027.html
  • 中国当代佛学院教育略议

    专科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性质。应该说,该阶段性定位及相应形成的教育结构,有其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与理性。问题在于,随着僧团建设的逐步完善,信仰社会化程度的快速增长,到...当代佛教教育存在的问题,究其实质是佛教现代化转型这一巨大历史课题在其教育环节上的具体反应——即如何在佛法之理性的基础上,完成佛教教育从传统经(寺)院形态向现代学院形态的转换。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061307.html
  • 对佛教人物的深入研究——介绍黄夏年新著《中外佛教人物论》

    丰富而发展。其次,中国佛教理论的争论远没有停止,大乘与小乘,静修与顿悟以及对“空”的认识等都还有不同,但随着时代的转移,理论的理性、可行性将愈辩愈明,精华与糟粕也愈为分明,而佛教理论思想中的消极一面...潮流。尤其是:人生佛教”的理论思想,已经在时代的试金石上证明其理性和可行性,是佛教改革、进步的趋向。第五,佛教的理论学说产生的年代久远,虽精深博义,但文字深奥,今人已难明其理,要弘扬佛法,必须笺释...

    陈石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1564281.html
  • 佛教与当代中国社会

    概观》一文已经对此做过比较详细的考察。要补充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可以解释和说明宗教的存在价值与理性的。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实践活动确证着自己的本质力量,这只是问题的...招生,不对居士开放,不管其中有多少理性的考虑,我仍然觉得应该改革。近代以来居士佛教的发展对居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居士也有必要通过佛学院的培训系统了解佛教的精神文化传统和宗教实践法门...

    李广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1864574.html
  • “礼佛”论

    柳宗元一再强调佛“与孔子同道,皆有以会其趣,而其器足以守之。”(662页)佛不与孔子“异道”,实即从内在价值上肯定了佛教的意义和存在的理性。这也表明在柳宗元心目中,佛教不仅不是“异端邪说”,甚至是与...贡献的。   柳宗元的“礼佛”,实是在为佛教辩护。它在论证佛教的理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力图破除传统夷夏大防意识中的文化偏见,尤其是对夷狄的蔑视和妖魔化,从而表现出对异域文明的一种同情的理解和珍惜善待的...

    胡发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3067689.html
  •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的“礼佛”论

    内在价值上肯定了佛教的意义和存在的理性。这也表明在柳宗元心目中,佛教不仅不是“异端邪说”,甚至是与圣人之道等值的一种文化。  其四,在柳宗元看来,佛不仅有契合于儒的地方,还有胜于儒之处,这就是佛的“大...佛教,不仅不会妨害华夏文明(教化)的发展,相反是能为其发展做出贡献的。   柳宗元的“礼佛”,实是在为佛教辩护。它在论证佛教的理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力图破除传统夷夏大防意识中的文化偏见,尤其是对夷狄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5170482.html
  • 在现代判教中重构文殊智慧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等。  总的来看,佛教传统的判教方法其共同的特点是以佛说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来进行分科判别的,有其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其实,根据佛教的全部义理,判教还有著十分广阔的科别延伸空间...唐君毅的“心灵九境”说、牟宗三“儒为正盈、佛道为偏盈”的判断,方东美关于中西方“契理文化、尚能文化、妙性文化”的归纳,皆可说是对佛家判教方法的理性继承、创造性运用。本乎此,我们想从大乘佛教的内在精神...

    肖黎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171292.html
  • 在现代重构文殊智慧

     总的来看,佛教传统的判教方法其共同的特点是以佛说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来进行分科判别的,有其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其实,根据佛教的全部义理,判教还有着十分广阔的科别延伸空间。现代人完全可以继承、发扬...三“儒为正盈、佛道为偏盈”的判断,方东美关于中西方“契理文化、尚能文化、妙性文化”的归纳,皆可说是对佛家判教方法的理性继承、创造性运用。本乎此,我们想从大乘佛教的内在精神出发,为文殊智慧进行一次“...

    肖黎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379276.html